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周雨墨 陈星晓 长沙报道
近两年,“背双肩包来湖南创业”不再是一句口号,正一步步变为现实,湖南为青年创业者提供从资金到孵化的全周期支持。衡阳籍“背双肩包”90后青年、长沙叶岛酒店主理人伍星,也是其中一员。
凌晨三点的湘江畔,霓虹与星火交织。从新加坡学成归来,返湘创业的伍星,在暮春时节的长沙经历着一场生死时速。首月12%的入住率、仅够支撑58天的现金流,以及被OTA平台抽走的1/3利润,将他的这家设计型酒店逼至悬崖边缘。
然而,一场持续8小时的实景直播实验,不仅以200万元GMV(商品交易总额)刷新湘粤赣地区酒店的纪录,更成为湖南“低成本创业、高品质生活”政策赋能下的鲜活样本。
从新加坡留学回国后,伍星选择回到湖南开启自己的创业生涯。本文均由受访者供图。
叶岛酒店的突围,恰是湖南打造“大学生创新创业专板”和“定制化政策包”的缩影。伍星坦言:“选择长沙,是因为这里既有新消费品牌的‘热带雨林’生态,又有全国最低的创业试错成本。”
长沙远低一线城市、高性价的房价和政府提供的围绕创业政策、基金、孵化等系统设计推出一套“真情实意”与“真金白银”政策组合拳,让像他这样的初创者得以将资源聚焦于产品创新。
空间即内容:一场直播重构文旅价值逻辑
4月19日,叶岛酒店的南洋风电梯间被直播间的补光灯重新定义。团队选择“实景解剖式”直播,将镜头对准电梯间、走廊、客房,让用户直观感受设计细节。这场直播不仅斩获7000张预售券,更让银发族客群占比从3%跃升至28%,家庭客增长15%,东南亚旅客首次进入用户画像。
“当空间细节被认真对待,自然会吸引懂得欣赏的目光。”伍星的实践印证了《2025文旅消费白皮书》的结论:68%的年轻消费者将“独特体验记忆”置于选择首位。这与长沙文和友、茶颜悦色等品牌通过“可触摸的文化场景”实现从网红到长红的路径不谋而合。
精心设计的南洋风前台和大厅。
服务即叙事:模块化定制破解标准化困局
流量破局后,叶岛面临多元需求冲击:二次元爱好者拖着半人高道具箱入住,买手店主理人将客房改造为摄影棚,银发客群对隔音提出更高要求……标准化服务在多元需求面前彻底失灵。
对此,团队将服务拆解为可自由组合的模块:熟悉二次元文化的前台化身“道具寄存顾问”,绿植美学师驻场调节蕨类植物湿度,与摄影学校共建的“场景资源化”模式,衍生出城市导游、娘惹服换装等文化拼图。这些可自由组合的服务模块,正在重构酒店的价值链。
更具野心的实验发生在文化维度。湘绣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与新加坡娘惹文化协会的联名企划,构筑起“双城记忆”体验包。住客在长沙即可触摸湘绣经纬,于南洋续写娘惹故事,文化迁徙的叙事在空间转换中自然流淌。伍星擦拭着铜制茶具,说:“引入肉骨茶不是猎奇,而是帮住客构建‘东南亚旅行起点’的体验闭环。”
叶岛酒店这种模式呼应了“消费+社交”新消费策略,它不再是单一住宿,而是拓展成了文化体验的策展空间。
不同造景和风格化的房间为入住旅客带来不同的体验。
流量退潮时:文旅价值的本质回归
当行业沉迷于OTA低价促销时,叶岛的实验揭示了另一条路径:将建筑转化为文化容器。其咨询公司已为橘子水晶等品牌设计定制方案,将经验提炼为“产品IP化+创新营销”方法论。“湖南的创业政策给了我们试错的底气。”伍星笑道,正因如此,像他这样的年轻创业者才能专注于创新。
对于一个行业而言,青年创业者的涌入,往往会带来新理念与新技术碰撞。这位年轻主理人的野心不止于商业成功,而是成为文旅酒店行业的“破局者”,用真实的产品力和创新的营销思维,重塑行业生态。叶岛的故事也不仅是青年与城市的双向奔赴,更印证了湖南对更多年轻“金种子”生根发芽、开花结果的助力。
走出电梯映入眼帘的走廊也是入住旅客们偏爱的打卡点之一。
凌晨四点的湘江泛起鱼肚白,伍星摩挲着口袋里的烟盒。这个五度濒临破产的酒店主理人理解了,当标准化服务开始尊重用户的情感诉求,冰冷的建筑便有了温度,文旅产业方显其本质——人类始终在寻找安放精神的居所。十年来的坚持,成为不管风吹浪打,胜似闲庭信步的底气。
来源:红网
作者:周雨墨 陈星晓
编辑:符环宇
本文为旅游频道原创文章,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。